目录
教育与管理
“三全育人”视阈下“五维一体”资助育人体系的理路探究常小飞;周学智;赵珺仪;1-4
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为例庞岚;王莹;周建伟;龚伍军;5-8
教师发展视域下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分析——基于两所高校的案例阎新龙;莫蕾钰;张琳;9-14
工程教育认证促进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建设——以昆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王红岩;陈爱兵;李保珠;吴鹏;杨光树;15-18
中国珠宝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何雪梅;穆佳;19-23地学与社会
美国民众身边的地学教育及借鉴作用沈阳;24-27培养模式
地质工程专业本-研混合研究团队建设探索王建秀;张智杰;薛睿;赵宇;许致君;高岑;吴林波;刘笑天;周洁;叶真华;28-30
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张付英;郑辉;陈钢;韦波;31-35学科与专业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留学生应用地质学专业建设探讨陶霓;张伟;焦建刚;张贵山;符超峰;李荣西;36-40课程与教学
MOOCAP背景下“地质学基础”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刘婷;武珺;冯怀英;41-45
不同高等学校“地球化学”课程教学综合对比研究侯青叶;46-50
高校地质类专业“矿物岩石学”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新思路刘瑞斌;穆满根;焦希颖;荆丽波;51-55
互联网上的矿物专业数据库和矿物信息资源平台胡欢;董少春;王汝成;陆现彩;徐士进;56-63
“地质工程伦理”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李传新;高志前;64-67
通识慕课混合教学全过程记录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——以“地学景观文化”为例文海家;王桂林;杨海清;罗云菊;吕欣;张家兰;68-71
专业英语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及教学实践赵剑波;孙清刚;72-76
如何写好本科毕业论文马昌前;77-81
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投稿过程与发表技巧李美俊;王广利;张枝焕;倪智勇;罗情勇;宋到福;82-86实践教学
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本科生区域地质调查实习中的应用吴志春;郭福生;薛林福;王国灿;周万蓬;87-91
基于Android的野外地质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央金卓玛;张华;92-96高职教育
边疆高职院校创建“优质校”探索——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专业群为例唐建云;樊宏伟;刘见通;赵博;97-101比较教育
德国本科生野外地质填图教学的体会与思考许欢;吴志春;李华亮;杨喜安;苑婷媛;赵磊;102-106地学前沿述评
从油气工业发展探究新时代地质勘探创造力吴松;胡忠贵;陈卫东;胡九珍;邵燕林;黄宇飞;任婕;107-111
《中国地质教育》投稿方式14
《中国地质教育》杂志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76
本刊有关外国人姓名的缩写规则106
《中国地质教育》微信公众号112
《中国地质教育》征稿简则113